考纲要求3 k7 o Y; t, P' I. ~; F
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4 ~! j! H7 ?: ]- j# A2 q% d* | 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c) N$ j& O& O1 w5 I
第一节 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 t4 F0 G9 l; s; Q% K 一、学校社会工作概念
J: L0 c; n4 O8 J) t- U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要素2 Z! ]1 z) {# \$ `+ D& {% B' p
1、本质属性——专业服务
: {9 x+ ^+ Q) e 2、工作对象——主要是学生,其次是家长和学校人员等
8 T2 X. Y6 L7 L7 \: W, R. H q 3、社会工作者——专业训练的学校工作者
% ^, T0 G* L4 V, b, D; ?8 l' {7 ` 4、功能——解决问题,调适偏差行为转自学 5、目的——完成学业,做好准备
, n, c* g( ?0 e+ [, o. ]- Q (二)学校社会工作定义% r- b7 G8 t5 R9 D8 t& [
学校社会工作作为政府、社会各方面力量或私人经由专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对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体系中全体学生,特别是处境困难学生提供的专业服务。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或学校解决所遇到的某些问题,调整学校、家庭及社区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功能,以实现教育目的乃至若干社会目标。, E2 }) L1 @4 l" e5 A7 S6 H
二、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资质与素养
- B9 \3 L2 y% x$ j+ O 1、相关专业的知识背景:社会工作专业背景或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有关学校的知识。
$ ^3 ?! F. n% j 2、人文关怀的职业态度:
/ A6 Z A1 ]$ B6 \, Y) N, B" O 确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权利;
# J+ |9 u" t4 A5 \# X 学生在学习和适应上有困难是个人行为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2 H: q5 c- u& O8 Y2 x9 ]
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天赋能力范围内充分发挥潜能;
, L1 i8 `8 C, g( C 相信学生在心理和行为方面适应不良是与人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外部环境密切相关;/ s \! w1 z4 s; d5 _. ?9 u
学生除了在学校得到应有的服务外,还有赖于家庭和社区资源的充分服务;
1 D# e3 s% f h+ q4 ]! X( I 深信学校的各种设施与活动,应该以逐步形成学生社会化人格为目标;
) i9 C& N& q' W8 D 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对团体的职责的表现。# P7 B" u: ?& i! Y1 h. C
3、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保持其专业素质和专业道德;尊重服务对象的价值观念与基本权利;尊重机构的规范和宗旨。
- M! w9 f4 D' b: p8 B; s0 z 三、学校社会工作的特点(大纲不作要求)
" n" k! k* E5 [9 X 专业性:以各种社会科学知识如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范式、学术标准、研究方法等探究学生个体的需要,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P- W+ s) N3 C9 D9 p
科学性:运用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使学生获得其适应现今与未来的生活能力。
) `# |8 b" C0 ?7 J" w 艺术性:本着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理念,讲究方法,因人而异地设计助人方案,组织实施。% O3 N; _. m* k6 L: V2 t, \/ q
实践性:深入实际、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得解决现实问题。
) t" y8 V; x+ x4 `4 g3 C( v8 H3 l. h) S% i1 Z0 ~9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