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日前推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区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意见》意见征求稿,其中提出:要切实解决好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确保其年收入不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社工在国外被誉为“社会工程师”,在国内尚未被大众认识。即使在社工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的天津,“社工荒”问题依然严峻。专业社工储备不足和大量流失并存,专业社工组织发育不全,认同度低、待遇差、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困扰整个社工行业。% N7 o" [7 T8 }7 G5 h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庭亲子沟通障碍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凸显,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的需求增多,尤其社工专业毕业大学生更是供不应求,呈现“社工荒”。& Y! L( G/ j5 E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与需求旺盛相对的是,社会认同度低,工资待遇差,劳动强度大等一系列问题正困扰着社工行业,亟待破解。
9 K; r, J( [- Y6 l5 U: K 职业热情遭遇“落地难”/ i4 [" ?6 c8 I9 Y% n- a0 H
尽管社工职业在国内尚未被大众认识,有些地方甚至与“居委会大妈”划等号。大学生社工却已成为目前社会急需。% N* j$ p) J `) f8 m& b
一些发达国家,社会组织可创造占社会总量10%的就业岗位。我国这一比例不到1%。无论数量还是质量,社工都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3 Y8 \7 ^5 K( I- `; Y6 r “我曾以为,我的这个专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张艳娜笑着说。她是天津师范大学社工专业首届毕业生,现任天津慧灵智障人士社区服务中心主任。7 n9 d. |: }, i& d* W
张艳娜属于1999年入学的那届学生,她告诉记者,大学时除了书本,再无别的渠道获取对专业的了解。实习时没有一家单位能提供社工岗位,更不用说毕业时找到对口单位了。班里27名学生,现在只有她和另一个同学还在从事社会工作。3 ~; z+ i* n2 u
社工对许多人来说看似熟悉其实很陌生。很多人会把“社工”与“义工”混淆。其实社工全称是社会工作者,他们从事的工作是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5 G# X0 a& c! G0 n
赵慧是南开大学社工专业2006届毕业生,目前在国企工作。当初毕业时,她也曾尝试找“对口”工作,但发现除了街道办和社区外,几乎没有给社工提供的岗位。最后,她无奈改行。# Z$ u% n3 s2 Z0 s5 h+ |
而那些还在坚守自己社工理想的毕业生却一直苦于没“用武之地”。“去招聘会投简历,人家一看是社工专业都问‘这是学啥的?’然后就把简历扔回来。而像医院、福利机构等需要社工的单位,却根本就没有适合我们的岗位。”一位毕业快一年,却仍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告诉记者。7 i/ o9 @; k" [; W
天津外国语大学毕业的小杜现在是南开区某社区社工,每天的工作是和同事一起,了解辖区内居民的各类需求、建议并提供帮助。
. t6 l$ M( l6 D9 j" F3 o “参加今年南开区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招录应试者中,大学生占了近半数。”小杜表示,他身边很多同学对社工很有兴趣,但觉得工作繁杂辛苦且收入不高,所以不少人“望而却步”了。& K4 W+ K' ^1 _6 Z
按国际标准,一个城市社工人数应达总人口2%以上,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按这一标准,天津1300万人口至少应有社工26000人,而实际上,天津市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人数仅1363人,全市近1500个社区,平均每个社区持证社工不足一人。
; q* ~3 |) d+ n" L) x/ k 专业价值难获认同9 v% @1 _( l8 R2 Z/ y, |+ |- ?" k
其实,天津市不乏专业社工人才。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农学院等高校都先后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目前该专业在读和已毕业学生已达数千人。但这些“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如今多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业、新闻媒体等单位工作,从事专业社工工作的毕业生不足一成。4 k& D0 F; }3 n* v% [. E5 c% r) X
小乔学的是社会管理专业,毕业后,面对就业压力,她选择到天津市一社区做社工。她所在的社区共5名社工,服务1400多户居民。每天的工作繁杂而琐碎。8点半上班,经常加班。小乔说:“在书本上,社区工作者有固定职责。而实际工作中,常常是各种事情接踵而来,一个比一个紧急。”她坦言,收入不高,有时觉得很委屈。“当时每月工资只有1600元,付完房租就所剩无几,实在是理想与现实相差太大。”& N4 D- `, c- b; C0 v
王帅三年前到澳大利亚学习时选择了“社会工作”专业,学习非常辛苦,内容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科学,哲学,国际关系学,法律,护理,教育等。帮助对象有残疾人,老人,儿童,妇女等。他们经常要去社区给老人读报,陪有犯罪行为的孩子游戏,给残疾人擦皮鞋等。王帅说:“因为学习过程很辛苦,很多人会中途转专业。”& P4 Y+ i* s% U1 e& K
“能坚持下来靠的是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和家人的支持。”张艳娜说,“我们希望能提高待遇,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是一种认可。”' O' B5 R9 a$ F" m& Q# j% a. d
据天津师范大学应用社会学系老师介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不到三分之一。“他们一方面感觉找不到合适岗位,一方面对自己的工作价值感到迷惘。”9 Q4 r0 J+ F) {+ D" j+ U- a
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社工站站长刘国亮分析认为,社会工作行业不发达,除了雇佣成本的原因,目前社会对这一职业认可度也不够。“其实,党、政、工、团、社区的很多工作都是社会工作,但人们还没有转变意识,用专业社会工作来代替原有的岗位,虽然缺口很大,但现在能提供的岗位却不够多。” k8 L+ A( T+ I3 v" A
《中国社会工作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仍面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不足,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同时对这项工作社会认知度低,也阻碍了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m* P$ I, z, D( I; H2 K
呼唤政策保障社工待遇
" K7 r! S. \" G+ e& c' e8 z( @ 我国推进社工战略,需要社工约200万人,但每年高校毕业本科社工人才大都流失,因此,导致社会上社工行业整体需求缺口大——这正是当下社工专业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
$ {( u& \* v0 h9 I# `6 V 业内人士指出,社工虽日益受社会重视,但却存在制度缺陷。“社工没有像医生老师那样,有清晰的上升通道。”4 L( `( M( Z2 u! F
此外,专业社工团体太少,社工组织发育有限等原因也导致很多社工专业毕业生流入政府部门。
' j4 i* p, V( v7 H* \; A& i" b 由于社会工作者是诞生较晚的职业,此前一直缺乏足够的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自身也不具盈利性,许多社会工作者做着繁重的工作,薪水却十分微薄。8 W' p2 s4 i3 m+ K. G
为解社工行业困局,天津市推出“优惠政策”。" c4 d: C' {) {
今年换届选举中,天津市民政局提出,取得社工专业资格证书的,如果应聘天津市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将获得免于笔试的优待。
: E- E7 g0 \- \% R 天津市日前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区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切实解决好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确保其年收入不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并参照企业有关标准享受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待遇和住房公积金。/ p: q) m- t1 C1 v* r8 t
按天津市人社局公布数字,2010年天津市职工年平均工资超过37000元。如果意见稿通过实施,专职社区工作者每月收入将达3000元以上。到今年年底,天津市将在每个社区配备3到4名社工。
2 ^0 _* \3 \$ ?. G+ I 一位业内人士说,社工行业发展需要政策支持。“‘政府购买服务’是未来社工服务的发展方向,即逐步从政府直接‘养机构、养人、办事’转变为向民间组织购买服务。此种模式既可以提高政府效率,又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好、更专业的公共服务。”
' v1 y, z9 C+ S6 F0 S8 B8 ]! y& i* i 视点8 }: O ?5 ]3 L; @
完善社工行业政策制度设计4 u' B7 H1 j" l( B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王灏晨
% R7 \. u) d( {- e' F- E8 B9 _ 问:社工行业缘何遭遇困局?$ \4 d, B( ]/ K2 t
答:表面看是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其实背后是制度和政策设计存在缺陷,致使社工行业没有形成类似医生、教师这种成熟职业那样的规范化晋升渠道。1 x. m2 B' A% @/ [
另一方面,社会对于社工的认识观念滞后、专业社工组织发育不完全、政府财政支持不到位等诸多问题,造成当前专业社工成长成才的环境尚不具备。
. j- R) H" g7 d7 e 问:如何破解这一困局?
7 J% B4 L+ F0 r3 n) P 答:总体来讲,要抓紧完善社工行业规范化的制度设计。- g' a7 t) Y3 N: l6 L- P/ z
此外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做好专业社工人才的培养,有关部门应尽快成立专门机构,构筑专业化社工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 G8 ?3 R; c6 S: J7 ^% ]
其次,应加大资金投入,切实解决社工人才培养的经费问题。我国社会工作者至今缺乏专业的职称评定机制,从业人员薪酬待遇没有标准,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
* E9 Y- U. ]" I: c6 p$ n 再次,社工师目前只是技术职称,不能等同于公务员或事业编制,具体执行标准还在细化完善中。9 F# ]3 ^7 _( @# T3 C, J0 F
视点' p" |& v/ p% Z1 ?/ A; Y2 D/ s
建立社工岗位专业技术标准
" J4 x3 X5 H2 O' D3 _6 D: ] 贺寨平,天津师范大学应用社会学系主任
* I+ C5 m( S) G( K 问:社工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6 f9 V( J. y- o; b4 _+ V
答:据我们了解,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不到三分之一。他们的就业遭遇现实困境,一方面感觉找不到合适的岗位,一方面对自己的工作价值感到迷惘。
( `- l3 q' b4 u# |5 ] 问:制约社工行业发展因素有哪些?
! c+ p1 ?: l* j; t 答:目前制约社会工作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就是人们对社会工作缺乏认知,降低了社工的价值感和归属感,觉得这个工作没有前途。社会工作人员的待遇相对较低,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相关机制不够完善,使得愿意投身社会工作的人才不多。二是从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人才欠缺。现有在岗的大部分社会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还是习惯用老办法老经验办事,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多样化社会需求。三是岗位设置缺乏规范性标准。什么样的社会工作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适合什么样的社会工作岗位,没有一个准确的认定。5 j/ A) [# o1 L/ p o. M; x9 B
c3 N; @2 A+ h0 X! R来源:工人日报, e6 p }+ h$ S0 P# ~. ?(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