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名阳光社工对未来充满信心。(左起分别是刘嘉俏、林佳超、李丹、李东华)本报记者黄皓摄 | 南方网讯 (记者 李拉 吴广宇 梁茜 通讯员 汪浩 杨亚明)
3 T3 [5 ]9 b6 t+ B, a“大家手搭手,排成队,男女老少一起来加入我们的行列”,欢快的音乐、煽情的言语,4名青春洋溢的社工带动社区居民玩起各种生动好玩的游戏。昨天越秀区在全市率先引入社工理念、政府购买服务建立的“建设街阳光社会工作站”宣告成立,4名本科学历的专业社工正式入驻社区。
1 l1 b! A3 w- A. s$ h8 Z3 z2 q2 d( I* C$ ~0 I& g T! Z
8 b& N3 G6 N" h1 S80后与广大义工、志愿者团体不定期、义务进行社区活动不同的是,这4名社工是专职工作者,专门为建设街辖内居民提供服务,越秀区政府每年出资20万元购买服务,而阳光工作事务中心会对社工的专业工作提供督导。
+ s2 ] |& Z' U# z9 `: W
0 ?" r& _; e# M- T在建设二马路住了超过20年的王悦新老伯觉得这个新生团体挺新鲜,但他也有很多疑问,“几位社工年纪都很轻,他们有经验解决诸如家庭等杂七杂八的问题吗?”. i8 h7 ^; ?6 E. M5 k/ g
! n, ?! a4 g' x2 W9 \对此社工们显得胸有成竹,他们除了是社工专业“科班”出身,还都有丰富实践经验。“街坊们如果遇到困难难以解决的,都可以来社工站或者预约上门家访”。社工还准备联合现在的社区居民楼组长,挖掘热心社区活动的活跃人士,培育一批“社区领袖”,加强邻里互助,“形成自己人管自己人,大家更服气,也更方便”。& y4 I; L' S6 G' y( `+ v
6 j( t0 s P. }. V- u
越秀区副区长陈大跃表示,专业社工不会替代居委会的社区专干,“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和完善”,现在的居委会更多的是承担行政事务,而这几个社工可以更专业地进行个案辅导,主动疏导帮助街坊解决各种问题,还会培育社区居民间的邻里互助,提高居民的自治能力。5 c! |- @% Q7 z8 b1 _- |$ x
0 H% g3 Y& [: f4 ~; L
“社区伙伴”阵容睇真D( i4 m4 i; W% f; e! q
9 S1 i' n& T) G% D" R刘佳俏
: M# `/ t+ I; Y- b5 ?' f( g' ~! J* @* P
擅长聆听 心理咨询送到家6 p9 Z. H- b: V: O: G
# N- z* |+ _) B* R& \; t
留了一头清爽短发的刘佳俏,一年前曾经在深圳师从香港督导实习,期间系统地接触到香港社工的运作,佳俏表示,两地之间社工服务的差距还很大,目前她主要负责将专业的心理咨询送到居民家中,以此化解邻里矛盾,今后她计划根据社区老人的兴趣,组建粤曲、远足等兴趣小组。- s: M- B4 S/ q Z: e
8 g8 X1 s8 F2 q) F2 y$ D李东华
) C. {* a- T, w7 r2 E: w! H
/ z1 G! C7 E b: c: w. f土生广女 社区楼长教练" c+ G2 S4 U% i w
* p) l" J# m0 k7 K毕业于济南大学社会工作系的李东华,是广州猎德村人士,被认为是处理居民投诉的专家。人称“华女”的李东华一年前曾在香港协青社、小童群益会、非常学堂等社工组织实习。今后华女将会开展阳光女性计划,以系统的训练将原来的楼长等社区事务热心人士,培养成为优秀的社区领袖。
1 v3 z2 U9 M% q# h4 @' n1 p+ s) D9 a. n2 Y+ Q
林嘉超$ ?1 ~, n) v$ ~9 e% u+ `
6 x1 D, W: X- k& y, L5 V4 I( F高个靓仔 社区义工总教头1 D0 q. @3 D w# P5 D5 B
( d# V2 W1 F1 n身高1.73米的林嘉超,被街坊们亲切地称为“超仔”。毕业后超仔曾经在香港某上市电信公司广州分部开展员工培训。嘉超因而被任命为“爱心接力棒-阳光志愿者计划”的负责人,专门负责义工的培训,日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将会源源不断地送到这里。- D% N8 X0 G3 a* H2 e" ]! u
+ P) [. F- E' ^8 i8 O
李丹8 M2 S: Z3 e6 V
* o3 F+ L& p& i. F/ X _
运动达人 专注社区康体6 d" ?9 `- J- d
) y. e2 }2 j- K d5 d3 }- T剪了一个“樱木花道”式红毛头的李丹,看名字经常被误以为是个女孩子,见面才发现是一个阳光男孩。丹仔表示,他尤其擅长足球、篮球等球类运动。今后将在社区康乐活动方面为大家出谋划策,推行动感康乐营计划,力求用一种最健康的方式来与居民一起增强体质。
4 O+ I3 f% P2 f. P( N编辑:周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