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专业社工能有“滚雪球效应”
( u9 z" Z2 f: u# x8 a江南晚报 2015-04-01 记者 王晶
3 s) }6 u/ K! Y, }& q3 u+ s0 ^: \2 W
昨天上午,新区社会工作人才骨干培训班正式开班,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顾东辉教授给50位来自新区各基层社区和社会组织的社工上了第一堂课。据悉,新区目前社工数量不少,但有专业背景的很少,新区社会事业局首次与外地高校合作,对社工进行长期系统而专业的培训,就是为了能使社工更加专业化。 1 `7 n1 y4 B( d' I3 G p( z& L
新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王珏介绍,目前新区有社工约1600人,其中持有社工证的只有30%,“专业人才队伍发展相对滞后,许多人虽然从事社工工作,但缺乏社工专业背景和实操经验。希望通过培训,能推进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据了解,新区社会工作人才骨干培训班课程将贯穿2015年全年,请来讲课的都是复旦大学社工领域的专家学者。
( ]) N% r- ]. K5 u8 f
参加这次培训的社工年龄都在35周岁以下且有2年的社工经历,“主要是为了保证授课质量,因为年轻人好学、接受能力比较强,思想比较开放”,王珏说,以前也曾经举办过几次社工培训,但参加者多半为社区书记、主任,“有的年纪比较大,接受能力弱,有的把培训当作任务,不认真听课,所以效果不好。” ) Z+ R& }# [- p m* k- u! ]! f
为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培训班的授课采取互动小组的形式,除传授理论知识之外,每组成员还需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策划一个项目并实施,同时老师会进行项目跟踪和督导。“每次授课完毕,老师会留作业,年末还将进行年度考试,所以这次的培训让人有种重新返回大学校园的感觉。”培训班成员谢瑶说,“老师在讲课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信心,至少让我们看到这份工作的前景会是一片光明的。”
0 }% Z7 `4 H: x" S/ L1 e; b
“半路出家”的社工、新区优觅公益创始人陈忱认为,学点专业知识很有必要,“一方面,我是半路出家,很多事都是凭一腔热情去做,没有专业的方法,随意性很大,觉得还是需要学一些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社工工作方法才行;另一方面,优觅公益发展很快,这也会让成员心理产生浮躁的情绪,我自己也觉得根基不牢,所以还是需要老师专业的点拨,帮助我们摆正心态。”
# g- O3 G% L/ c p* S
“无锡的社会工作事业正在一个起步阶段,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植,另一方面社工自身也应不断的提升自己”,顾东辉教授对这批学员寄予厚望,“虽然这次参加的学院只有50位,但这些骨干完全有力量在课后去用自己的知识影响他人,达到滚雪球的效果。希望无锡社工事业的发展能和无锡经济一样劲头十足。” 4 [: P# t, N0 p
2 d# \4 a. _2 v!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