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602|回复: 2

[案例] 面对青少年自杀行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4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能够引起新新人类自杀行为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而言,这样的行为不应该认定为单纯的自杀行动,也应该包括情绪压力所引起自伤行为或自残行为,更进一步的延伸,攻击行为、忧郁反应亦可以视为广义的自杀行为。为了能够处理青少年的类似行为的发生,我们必须了解可能导致相类似行为发生的因素。进而在面对类似的情况下可以适时给于青少年协助。- {: J5 j. l6 W0 O
/ j$ y; g. M3 r: q0 |6 [
我们可以试着从几个面向来讨论如何青少年的自杀危机
7 ]  c+ [& V  }) N" _, N 2 _1 x# b1 b9 T, H& W: C$ i( C+ h
一、青少年自杀的前兆与特征% ~  B4 M' r3 {' |: i8 f
; z9 y6 a. t* X, y6 j! C* Q
(1)人际、家庭和心理社会特征! d3 Z$ j) f: m) B$ p" ^5 x

6 p' Q9 a' Z, H) V    儿童或青少年若有人际关系的困难,容易形成具有自杀的念头与行为,特别是在当青少年失去亲人与失去朋友的状况下,加上并非所有的青少年都能够具有自行调适悲伤的能力,若无人发现给予引导与支持,而使得青少年觉得自己被遗弃及没有价值感时,其自身极可能陷入了自杀的危机中。对于青少年所处在的家庭,若发生功能异常或与分裂时,也会形成为青少年自杀因素之一。而就青少年与外在环境的交互作用下,我们也会发现,缺乏沟通技巧及成就行为极端(高成就、低成就者)的青少年,还有青少年本身所属的团体及个人对于所处时空,有着高度悲观看法。这些人格特征都与自杀行为有不可分的关系。
6 I. \+ l& v: F) H, H3 d
7 w! x% D9 D% ^$ Z/ I(2)内在与心理特征
( T  C3 K+ _) P# f / X& t" ~2 ?( s
忧郁的产生:4 u1 d- P9 g& `6 h, g, O6 `2 ^# h$ [1 E

* W  {7 V& G0 s+ k8 ]" x4 c    以相关文献所提到的,并非所有青少年自杀个案都有忧郁症状,但是忧郁却是青少年自杀一项重要且普遍的现象。其它心理异常如:焦虑症、强迫行为、敌意和精神病也与青少年自杀问题有密切的关系。
  `: G$ S4 I; h/ {6 J + ?: R0 M2 c- L. v# \1 Q4 Y6 c
冲动与冒险的个性:8 a; n: \) ?& T  v+ L

( ]0 P( @6 D& W/ }    冲动的青少年不仅会感受到他人的自杀的冲击,也会对别人对自杀的反应所影响。青少年虽然对于结束自己的生命感到矛盾,但是以冲动的习性处理压力,再加上不怕死的反应很容易产生自杀行为。我们会发现,学习如何控制青少年冲动行为便是阻止自杀危机的关键行动。
. L; z6 `: E# A; k& O# ^
, v6 i' _/ }; p; G) Z3 G9 T寂寞:
- l* Q, M. K4 E  u' y
" G6 w0 V% k) N; r' ^5 S% }4 z延续前段文章所论,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形成,成肇始于缺发情感的支持与疏离感的形成。而寂寞可视为前者的结果,也可能视为沟通能力的缺乏所致。1 k: {/ y. j' f
5 y) d3 v4 F3 S* C
自我形象:
' v+ N3 ^0 i; t
7 z9 u6 G; f: b7 a9 [4 @    自我尊重低、自我观念差和自我无价值是自杀青少年的典型特征,而另一方面在不合理信念的影响下,形成错误的思考型态,如(缺乏问题解决能力,常以二分法来思考事情;对于周遭事物的反应僵硬缺乏弹性;高估事情的难度,而无力解决问题,总是认定自己是问题的始作俑者,进而放弃未来),而造成了青少年的行为退缩、个人缺乏改变现状的动力,而错误的思考型态往往会加重青少年自我挫败现象的程度。& B5 W* C. J: F+ u# O- x( w

( i, p6 p  u) T" ^  B  p二、青少年自杀辨识与评估策略! l. I4 T8 d$ v0 Y& ], S

4 b6 r4 w  @3 o2 N) N(1)谘商4 e  W% W6 y; w$ U& W! P0 b

9 m4 x7 i& i) p* P    谘商可能是最有效的自杀评估方式。谘商的对象包括青少年本身、父母和教师。因为可能自杀的个案恨自己、恨世界且处于情绪的狂飙期,所以谘商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需给予当事人感受到信任、信心和帮助的热忱。谘商员可以从下列的参考点作为评估的依据:
( \8 l4 w! T- ?; |) i0 e2 f" y - b2 [9 b- \. o& n
1.问题发展的背景(忧郁、焦虑、寂寞等)1 Z+ u4 E4 m3 ]+ F) D0 t
5 U' H! X. u" ^, m3 F; d4 r% f
2.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
3 `2 _' |% M/ Q( W$ J' _0 s
$ t: P1 b8 l' L) w6 A3.青少年的发展过程
3 k- n. x4 [3 g) p
* X+ o5 P' u( ]& v2 c2 d4.人际关系交往的情形- S8 p0 E1 e' n

  p$ ^! C8 x8 c# |7 U5.语言与行为上的可能线索( y& b9 B! @: a/ A

4 A8 W6 m$ C/ M; o! E3 ]7 Y# X6.目前可能发生导致自杀的压力源
  F( J' k# A' U3 x
# @# C- g/ a+ a3 S* Q7.行为饮食睡眠习惯和情绪状态的突然改变。
/ Q- @3 V: x" o; u1 S; r; E, d8 u, s 4 r; h0 E" q# Z$ h$ C
(2)行为警讯5 \1 d6 x: s6 d  K
7 v! Q4 K: i2 f. V1 i* k2 s
    自杀危机的警讯在行为上的改变包括: 1.情绪变动或不稳定。 2.积极乐观的人际关系转变为消极退缩。 3.冷漠或缺乏活动,如:放弃原有重要的良好习惯。 4.睡眠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如:缺乏食欲或暴饮暴食,失眠或昏睡。 5.学校成绩一落千丈。 6.逃学情形严重。 7.教室捣乱行为增加。 8.可能在学校或放学后与「狐群狗党」嗑药或酗酒。 另一方面,伴随行为所出现的语言讯息也是一项重要的警讯。1 i( D& f$ Q. |7 e9 r
, x) B) V. }+ a5 M2 L' e
(3)语言讯息
7 T2 E- A2 R7 b3 A9 w. `7 w+ U
0 Q0 a, V8 m7 U* N# @1 F6 S  R% t) m    大部分感受自我挫败的青少年多少都会在语言上暗示其生命的无常 与难于掌握,或没有继续生存的价值。如果青少年当提到下列的话语: 「真不晓得如何活下去」,「真想挂掉算了」,「我的问题只有一种方 式可以解决」,「我已经为时不久了」,「活着真累」,「这样对 待我你会后悔的」,「我的问题很快会过去的」等等都是一种暗示,甚至有些青少年会直接表明自杀的意愿。' e: I5 R* a; |7 W( {- v: o

; w& K5 P2 Y% |! b$ R三、防治青少年自杀危机策略/ ]$ e9 a7 S0 j' I. H
' g5 @, E; U  L' F) A
(1)就危机管理与因应技巧方面8 v  E  {! V- ]! l/ f0 B4 |

4 T4 U1 q: f7 E2 k, ?5 f9 l    在面对青少年自杀危机当下,可以试着运用下列的六大步骤,作为化解自杀危机的步骤:! A6 m* ?# m8 J! o' ?& Y
4 _  ]  O0 j" Z; {( U6 q9 V$ H
1.倾听与尊重自杀个案所表达的情感。自杀青少年感觉到他们的问题十分严重,他们的情感急需被他者体会及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青少年比较不懂珍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少了东西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27 04:06 , Processed in 0.123622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