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133|回复: 0

我们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5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就业形势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危机,大学生就业市场寒流暗涌。在各类人才招聘会上,近80%的职位只针对有工作经验者,而求职者却有60%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到底怎么了?大学生到底被谁抛弃?
, k1 e0 {5 [5 ]& `# \, `) y7 C0 e! D# b% O: `7 X6 U; }: D4 x
他只热衷于“飞机稿”
' P% ^7 Z8 b) L- M7 r6 Q- T0 M

9 W8 s' p! v5 l3 d, ^9 H蔡先生(某广告公司老总): ; t  A# p% |+ u% g+ Z* I& e5 S
       每次完成培训开始工作以后,新来的大学生们纷纷开始进入角色,也纷纷开始犯错。 ! M/ q: u2 c0 e2 `$ R
       就说做设计的小王吧。招聘的时候,所有的准设计师里面,他拿出来的作品集最漂亮。谈到自我的职业规划,他的志向也挺远大。
8 {. [2 ]5 ^4 D& B$ Y4 J( D       来公司的头几天,小王一头扎进公司的资料室里,没多久,他就大张旗鼓做他的“飞机稿”——就是那种没有客户、自己随意创作的广告或者没有通过客户确认的广告。对交给他的任务——实际这些才是真正的业务,能看得见真金白银的——小王的态度就截然相反。大概是觉得大材小用吧,到手的活儿,恨不得马上就完成丢到一边,好继续进行他的大师梦想。
5 q' {( m3 R) i7 D       交给小王的第一个任务是做一个简单的设计——无非就是处理一下字体的大小排列,加上一点花边而已。这么一个事情,小王就弄了一个小时。这时候客户突然来了,马上就要定稿输出,为了赶时间,只得临时安排有经验的设计师来完成。新手不懂的话可以边看边学,可小王他像没事人一样闪到一边看杂志去了。 0 D' t$ d) D1 Y/ x# o8 t
       后来,小王接手一本招商手册的设计,校对稿上什么问题都没有,印出来之后才发现客户的电话号码竟然少一个数字。一发现成品的错误,客户的电话马上就过来了,坚决不肯收货——这事就麻烦了,我们印刷可是垫款的啊!我们好说歹说把客户请到酒桌上,提出补救的办法,并扣掉部分费用以作补偿,客户才勉强点了点头。回到公司,一说要大家手工把画册上的号码补齐,可算是炸了锅。我们公司总共才三十多个人,这批画册可印了5000本。结果,连行政、前台、司机也一起加班,添改了整个晚上,才算把这事情弄完。 . j, W+ ~' t! {0 c2 b' ^) a2 C
这类事件出过几次,小王突然就辞职了。公司给他交了那么多学费,他一句感谢也没有,临了只有一句:“我要寻找一个更大的发挥的空间。”
% b7 H+ H1 D! p4 d1 ~7 f         到现在两年多过去了,他辗转了几个公司,依然还只是普通的设计助理,飞机稿倒是越来越厚,只不过离获奖还是那么远。
" `% E% r9 o. {! ^# H7 J' l- H7 `; H! e  E0 Z
第四天就撑不住了
: `7 @) c" h8 k9 k5 a8 V$ u% r3 N8 Y0 g& }' `
谢小姐(某珠宝公司行政与人力资源总监):
4 j! I! J- u, A/ l6 d! z" i       说什么“拒绝招收应届毕业生……”多是气话,却也是事出有因。这帮刚毕业的小孩子初接触的时候看起来都不错,可就在我们满心欢喜地把人要过来后,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就闹些稀奇古怪的事儿,不免让人寒心…… 2 {* B' F9 j) @, M! b* I
       珠宝首饰的批发零售是我们公司的主要经济支柱,由营销部经理全权负责。因为原先的经理即将移民,我们决定招一个有潜力的毕业生来培养,让原经理推迟行期,带一带新手。
' i: L# t1 G! d( Q- s3 n- e       一个刚毕业的MBA条件最好,我就给他去了电话,让他过来面试。他给我们看了他在学校里做的一些案例,包括他的实习报告与实习单位的评价——理论方面真是没得挑。大家谈得很投机,也很愉快。于是商议好:给他三个月试用期,工资水平比照公司一级管理人员的标准;试用期满后如果正式聘用,年薪不低于他的预期。 . S- S9 U( V' F: R, @4 x. b& [/ X; g
        第二天,他办好入职手续后来到我的办公室,我事前已经联系好了营业店长,于是请他去店里,说店长会告诉他具体的工作安排。结果,也就半个多小时吧,就见他拎着制服袋,气冲冲地跑回来了。他问,店长是不是搞错了,怎么会让他做保安? 4 J5 J; C: d" _5 T+ Z2 ]9 {
       我耐心地跟他讲:公司的制度规定就是这样的,所有的员工都必须下一线先锻炼,管理干部也不例外。因为这样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熟悉公司的各项工作流程和公司整个的经营氛围。 3 n/ c; k4 l0 Z. q! `+ j) R
        听了我的话,他默想了好一阵子,最后表示想通了,愿意回店里开始上班。 , F; h, e) n1 L$ D5 l% {# h0 A
本来以为这事就过去了,可没想到四天后他来找我说要辞职。他说自己是名校毕业的MBA,又是本地人,邻里乡亲都理所当然地想着他会有大出息,光宗耀祖,这会儿做的却是保安,见谁也解释不清。他还说不适应保安倒班的工作制度,觉得太累了,吃不消。
/ h: U1 J$ u2 i$ }9 A7 |% v- `) M- X" w        这回我没能劝动他,我向老总说明了情况,老总说那就算了吧。做销售的这点承受力都没有,怎么能当大任呢? 7 J8 F3 _& m) Q- z/ n4 s" s8 [
5 p+ |5 W8 V9 V! D4 j1 B
推荐表哪里去了 2 X! Z4 t6 `! |2 Y+ q( {

" E) M6 C5 ]* V4 ~刘先生(某银行人事处长):
1 Z# c" k% V4 J7 L( [9 W        应届毕业生都有一张学校签发的毕业生推荐表,在和单位签了意向协议书后就要把推荐表交到单位。 : o+ e; q) L( Q# t# {
       去年我们在和确定好的10名应届毕业生签订意向性协议的时候,发现南京某工科大学毕业的钱同学没有就业推荐表。我们问他为什么没有,他说学校发表的时候出了些内部问题:他所在的系推迟了发表的时间,要过一阵才有。那位同事想想这也是情有可原,况且暂时没有这张推荐表也不是个大问题,还是和他签订了意向性协议。
5 a9 B$ [6 c/ P# w9 h7 l       等到这位钱同学来单位报到的时候,他的推荐表还是没有交过来。根据我们的人事制度规定,这张推荐表必须跟着他们的档案一起进入我们的人事资料库。于是我让管档案的同事给他们学校去了电话。谁知道学校的老师说毕业生的推荐表早就发完了,是人手一份的。
+ a4 h4 o' W/ l$ a' x6 S6 I, s4 G       后来我才知道,这位钱同学怕自己找不到工作,早早地先把推荐表交到了一家公司,没有想到后来又有机会考进了我们银行。他想来我们行里工作,又不好意思去那家公司要回他的推荐表;要说弄丢了又怕我们觉得他太马虎,就干脆赖到了学校头上。出了这种事,我们肯定不可能要他了。他一天班没上就让我们退回了学校。 : r' Z! X% S: z0 Y9 A; q% z3 P
       其实他当时实话实说就没有那么麻烦。我们讲求的是人员本身的素质和才能,又不是那张推荐表。有责任感,知错能改的品质是银行特别看重的。想找个更好的工作,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可你要是撒谎,我们还能信任你吗?
) h" w, N$ p6 S
" ]) E# k4 E9 S) Q: G; Q浅池子养不下“蛟龙” $ ]  a3 j& L7 R  {6 }/ Y& [. ]
# B: K$ ?# M- s# r  O1 y" g* P
曹先生(某服装公司老板): * F2 M: u6 v' g, D
       我本人文化程度不高,只读到高中就出来创业了。1995年,我们公司那年招了八位应届大学毕业生,给他们的待遇相当不错,还提供住房单间,就是不想让他们觉得到我这儿来委屈。 ; Y0 ?5 H% J* i- S9 ]" q* F
       可是,没想到只过了一个月,就把他们中的两位给辞退了。那天让他们发几份国外传真,因为可能要与对方通话,要用上这两个大学生的外语。他们踌躇满志地走到了传真机旁边,也没先问问怎么操作,就开始摆弄。摆弄了一会儿后,估计是没辙了,才冲着前台秘书招招手:“嗨,你过来看一下,传真发不出去了,怎么回事?” 8 G2 d+ a7 |2 L
       前台秘书走过去一看——好嘛,传真机壳被打开了,里面有个零件叫他们给掰断了。传真机修好后,我就让前台秘书教他们发,反复教了好几遍,他们漫不经心的。我在旁边看得很不舒服:什么事都是从小做到大的,再简单的事要是不学也不会!
# t6 h/ p# g& u1 N9 P& S' z% R与这两个大学生相比,办公室主任助理文化程度不高,可工作能力在公司里是数得上的。他们倒好,刚进公司的第一天就在背后嘲笑这位助理普通话说不利索,认为他是大老粗,是裁缝出身,没学过管理还管人,说这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表现。在公司食堂吃饭的时候,他们逢人就说这儿多么多么不好,他们同学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有多么多么好,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 # g' F9 M4 X- [; {
        一天晚上10点后,我回公司取书。远远地看见公司的灯还亮着,打开门一看,好嘛,两个大学生一人抱着一部电话正在高谈阔论呢。他们看见我,笑着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又继续和电话那头聊了起来。到了月底,电话清单打出来一看,办公室的电话费涨了快一倍,好几个外地长途都是超过三个小时的!我把他们两个叫到经理室询问,他们讽刺我小气。我被他们气得够呛,得,算是我小气,浅池子养不下您这两位蛟龙。我多给了他们一个月工资后,立马请他们走人。 : D% e3 D" r8 M& c: K! v5 k9 S
       像这样的大学生,我怎么敢用呢?倒不是说他们人有多坏,就是觉得他们没有很好地转变社会角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25 04:05 , Processed in 0.109095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