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20|回复: 0

[时评] 补齐社会建设这块“短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8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p) |$ G) Q4 _6 l& g" E: G2 U
                                        2010年06月21日 19:08:53  来源: 新华网
3 J. r9 W( E' m
, |0 S8 P- |# _# R1 l! G" e8 m  S  e2 `' u5 b) O# y! U" e6 H
       新华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 周英峰)刚刚闭幕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提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形势新变化,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用更大的劲头抓紧抓好。这一表态切中要害,传递出党和政府强力消除社会建设“短板”的决心。2 }" W' L5 X6 W$ x: C
  
7 j: J  j- p  e; C1 i' [( k6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建设严重滞后,就业难、收入低、房价高、看病贵、保障弱,成为社会群众面临的突出难题。富-士-康员工连续跳-楼事件及幼儿园暴力伤害事件等,无不暴露出社会建设的“短板”之痛。. h4 w' b3 m+ S+ R/ E: v

$ _) z, }7 f) [3 v# h0 \- H( S3 n      30多年来,我国的发展是低水平基础上的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继续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但社会建设跟不上,就会拖经济建设和各地全面发展的后腿。能否切实转变观念,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抓紧抓好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发展能力和智慧的一大考验。
+ W/ F% q6 j  S' @$ T5 B) {' j
6 ~' j' P- U# A3 w, X/ `      民生安则民心稳,民生忧则民心散。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让不少地方积累起一定财力。在抓好经济建设的时候,让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也得到同等甚至更快发展,就能切实解决百姓普遍关注的生老病死等民生问题,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4 D- ^0 f; E+ V' f9 M/ P, T3 e2 {/ f6 r, K# I2 Q8 ~4 l. e1 y
      加强社会建设,还需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令各种社会矛盾更加错综复杂。想方设法畅通群众诉求的表达渠道,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完善社会服务,疏导社会心理,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O6 i5 U$ Q0 D7 @3 G# ~- L

# b3 T3 C3 l! a9 H  D      社会工作人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医师”,也是社会建设的“工程师”。目前,社区建设、人民调解、心理救助等社会工作专业性人才还很欠缺,《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要达到300万人。要以此为契机,加快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为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6 B. j/ y2 W1 e: A% s9 s" p: e( D# k3 _4 S, `9 D3 h
      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我们的理想。社会建设早已纳入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各级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掌握社会建设的规律性要求,拿出锲而不舍的劲头,出台扎实有力的举措,就一定能把社会建设搞上去,社会发展就会更加和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24 08:58 , Processed in 0.040087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