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S6 i4 P) p. O( i6 f连“不达安全等级”的“小事情”都可能“引起恐慌”,按照这样的逻辑推断,部分中国群众的科学素养和心理素质真够差劲的。然而,我却对此逻辑感到很困惑。一直以来,中国人不是以“情绪稳定”而闻名于世吗?培训机构的女员工遭到了总裁的强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员情绪稳定”;遭受“X年一遇”的自然灾害,群众“情绪稳定”;就连亲人在重大事故中丧命,遇难者家属往往也能做到“情绪稳定”……面对无数大事情中国人都能保持“情绪稳定”,为何遇到“不达安全等级”的“小事情”却反倒“恐慌”起来了呢?一会儿“情绪稳定”、一会儿“恐慌”,这到底是因为中国人“精神分裂”,还是他们“被情绪稳定”和“被恐慌”了?! 4 L. J( u/ j8 k6 p7 Y " m% M7 v4 F. z1 V x“情绪稳定”的中国人原来也有“恐慌”的时候!这都是拜“相关部门”所赐——他们说你“稳定”你就“稳定”,说你“恐慌”你就“恐慌”;需要你“稳定”的时候你必须“稳定”,需要你“恐慌”的时候你就必须“恐慌”。从“被情绪稳定”到“被恐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切视需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