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382|回复: 0

[交流] 医院首设“陪聊义工” 陪透析患者聊些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6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a( i# L  j' m6 J( B+ l+ i
  上午10时30分,穿着一件浅蓝色小马甲的刘娜走进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透析室,她马甲的胸口位置绣着“志愿者”的字样。: b5 J. l: d- r4 a6 F
  “您好,我是志愿者刘娜,今天过来陪伴您。”她声音温柔。
: ~/ c$ {) [# N  听到刘娜的声音,患者的目光离开血液透析机转了过来。刘娜朝他笑了笑,患者也对视一笑,两人于是像老朋友一样拉起了家常。
7 P  T* u4 q: y  刘娜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医学生,目前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室做志愿服务,主要内容是陪伴透析患者聊天。而这种服务在全国医院系统还属首次。据介绍,北大人民医院作为本市首家拥有系统社工服务部的三甲医院,今后将在多个科室开展志愿服务,旨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 X! q8 }/ O, U( F1 i, N/ o' D  陪伴透析患者聊天都聊些什么?这项服务又是怎么兴起的?日前本报记者走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室一探究竟。9 c) c. V5 V6 b. o3 Y$ j3 V% z1 o
  倾听但不要面露同情& I6 H  @. W- q
  刘娜已经是第二次来和透析患者聊天了,这次的患者是一名男性,患有慢性肾衰竭。  f0 m: l  i7 |% L
  “当我知道自己病情的时候,很慌张,觉得老天不公平。”尽管在做志愿培训时被要求不要和患者提及病情,但是这名患者却很主动地和刘娜说起了病情。刘娜并没有刻意岔开话题,她对患者说:“这种病落在谁身上都是一种压力,不过,什么事情都得向前看。”$ Z* N. T) R5 k! A- s9 J
  患者封闭的心灵似乎打开了,他开始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刘娜就坐在他的病床旁倾听着。
: W9 H2 M" {* s7 v, i  在患者平静的讲述中,刘娜知道了他曾经在工作中是一个多么要强的人,也知道了他是怎么顽强地和疾病对抗的。
% P, Z; E. ^* J- y) q4 \4 Y  倾听的过程中,刘娜频频点头,同时适时地给予应和。“您这么优秀,我学习到了很多,相信您以后会有更大的发挥,作更大的贡献。”刘娜的这句话让患者很感动。
* u- D* R. P4 u0 ]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在患者长达4小时的透析过程中,刘娜陪伴了他一个半小时。而就在这个有33张床位的透析室内,其他一些患者有的在闭着眼睛瞌睡,有的则漫不经心地瞧着电视节目。
6 T% w% ?$ Y, ?  “我们还可以再联系。谢谢你,姑娘!”患者结束了透析,依依不舍地和刘娜道别。出了透析室,刘娜颇有感触:“这次聊天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收获的过程,从他的身上我可以学到很多,比如坚强。”
  Z$ [  J% \/ Q  L4 R4 |  “在你和他聊天的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把握的?”刘娜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我们和患者是平等的,在做这样一个志愿服务的时候,一定切记我们不是在做一个多么高高在上的事情,我们就是在和他进行平等的对话,不要表现出同情什么的。”, x. ]9 U- V) \3 d5 E% Q# o
  半数患者希望“陪聊”
* ?6 h+ ~9 V8 V* P4 d) `' J/ v  像刘娜一样的透析患者陪聊志愿服务人员目前有7人,而根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社会工作部的设想,以后这个队伍会逐步壮大。
, U0 j# k& v8 Q% Z! i# [/ W+ D" Y  对于为何开展这项志愿服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士长檀敏给出了答案——在日常护理中,她们发现透析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刻意回避社会,经常会有非常人的思维方式;另外,透析过程是一个相当难熬的过程,时间长达4小时,且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很不舒服,“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说说话,还能舒缓一下透析带来的疼痛”。
3 Q" M7 X- J) u6 i  H/ p  `8 m  “有个小伙子得了尿毒症,单位虽然没有解聘他,却不让他上班,让他在家休息,他觉得特别失落。”檀敏护士长介绍,其实透析患者在正常治疗期间还是能做一定的工作的,如果无所事事,反而会影响他们的治疗。
+ h' I* _$ ]4 E: w  w, q+ C  对透析患者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檀敏她们决定给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释放的机会,让他们重新回到社会温暖的怀抱。
( B9 {! h) d0 T- D; x  当然这一切还都要看患者的反应。在她们对60名固定透析者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半数患者愿意接受“志愿聊天”服务。就这样,志愿聊天服务在透析室展开,现在是每周一和每周四的上午对患者提供这种服务。如果患者需要这种服务,需要提前预约。8 j7 H3 P8 d% C
  患者希望“再联系”
; v5 A5 D5 \) }; ?# P/ d9 o1 X9 _2 \  “我们可以再联系!”接受刘娜志愿聊天服务的患者说出了许多患者的心声。据介绍,接受了志愿聊天服务的患者对这种方式都表示认可,并会在下次透析前,预约已成为朋友的志愿者继续聊天。有患者表示,家属因工作忙或其他原因,没办法时刻陪伴在身边,志愿者的到来让他们觉得“4个小时的透析时间过得飞快”。一位患者的家属告诉记者,只要患者身体情况允许,他们愿意接受这项志愿聊天服务。
' w* ~5 K& |3 |( |6 F& ~/ X5 v  而在一张张血液透析患者服务评价表上,透析患者也对志愿聊天服务提出了建议。比如一名患者就建议志愿者和患者应该保持相对稳定关系,“成了朋友了,还真有点分不开”。有的患者建议不同年龄的患者应该提供不同年龄的志愿者,这样唠起嗑来才不会觉得有代沟;有的患者则建议陪伴时间应该再长一些,感觉规定的一小时有些短,好多话说不完。
2 i6 `% \% T' z+ _6 X% p% B  檀敏说,以后的志愿聊天服务会更注重深层次的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人民医院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则表示,对透析患者的志愿服务将不仅仅局限在聊天服务上,以后他们还会总结经验,针对不同的患者提供不同的服务,比如说读杂志、念报纸等。
6 l; s0 ]# V6 W# L) T  陪聊也分初高级: a! l- ~7 {& S$ a
  现在陪透析患者聊天的志愿者都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内部工作人员和医学生,还没有社会上的志愿者参与进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大夫隋准介绍,志愿者分为初级志愿者和高级志愿者两种,“初级志愿者可以和患者聊聊天,高级志愿者则能够通过聊天参与到对患者的治疗之中。以后初级志愿者我们可能会考虑社会人士”。
  e7 x! ~" |2 j2 E4 `" r  但无论是初级志愿者还是高级志愿者,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隋准介绍,对志愿者的培训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沟通技巧以及了解透析患者心理的培训;二是对透析患者治疗知识的了解;三是如何应对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的突发状况。
5 U/ F$ L; ^* U1 v; q* J$ W  经过培训后,志愿者还要走进透析室进行见习,了解自己提供志愿服务的环境和位置。
2 e5 I: e7 |, V0 o1 v  另据了解,为确保志愿服务的质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还成立了志愿服务评价考核工作组,对志愿者进行统一考核。一旦发现有志愿者违反相关规定,如泄露患者隐私、对患者进行病情指导等,将视情节轻重,取消其志愿者资格。王溦 摄 ■本报记者 于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19 15:13 , Processed in 0.040985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