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东莞清流 于 2012-8-28 09:19 编辑 / P7 T" T' h/ I: n8 @
1 A$ e9 v# r. J B4 E$ l 创新社会管理的南海模式0 w9 d* A% f. D+ C
2012年08月28日07:05 来源:信息时报
) ?5 U! ^7 W3 E0 K+ z" b" `$ m, U
8 l/ X! T! v" V
新设立的虫雷岗社区给市民提供便利、贴心、高效、公平的社会服务。
* Z0 U$ K, p: T# J 8月25日,新设立的虫雷岗社区挂牌。
0 J* L& X# i7 S$ `8 S2 a! s1 ?; E5 T# I4 b5 f" j$ @. L
信息时报记者 李夏 通讯员 伍新宇 5 D8 M9 p1 }- l2 y4 [" j
1 p' T" n8 n, G- s
“南海正处于全面转型阶段,今后应该着力加强社会建设。”早在8月10日召开的南海区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会议上,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指出,要探索以“家·南海”概念整合各部门资源,突出南海特色,树立南海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品牌。8月25日,在桂城合并“四约”小社区并设立虫雷岗大社区的挂牌仪式上,邓伟根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强调:“让老百姓在自己的身边就可以办事,并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社会服务是高效的、公平的、便利的、贴心的。”至此,南海农村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推进,并融合资源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南海模式初见成效。
6 E4 I. f: k, L) X$ W, R# r+ {5 o
- y6 p( U) t" e( K( M$ Q2 L1 ~9 Q 无“微”不至 社会建设紧盯网络走基层
d$ n" ]2 s: k6 o9 ~ " g8 {* ?# O) A8 [+ A/ T$ U
社会建设是个大课题,怎么“建”怎么“设”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会出现很多新概念、新问题。对于正处全面转型阶段的南海来说,加强社会建设,正如邓伟根所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思维方式、办事方法,积极地面对和解决各种新问题。“以网络倒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部门必须进行流程再造。村居自治则要围绕"治以自治"目标,做好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向重视基层、善用网络的他提出,今后社会建设和管理同样要紧盯基层、紧盯网络。 . D& ?# Y, z7 Z( S
- D9 N, T6 d- h& ` 在这一方针指导下,8月1日,南海政务微博正式改版,以“南海发布”和“南海微力”为两大主平台,同日在新浪和腾讯微博上线运行。其中,“南海发布”专司信息发布和品牌传播,充当网络的信息“小灵通”;“南海微力”则主打网络问政,充当网民的“城市管家”和“服务生”。邓伟根表示,南海270多个村(居)都是网络行政的终端,能下放的审批权限要全部下放到村(居),通过全方位的“触角”收集到的群众诉求,通过信息化手段在网络上“透光”,哪个审批环节有障碍,就能一目了然,实现全方位的监督。8月25日走访虫雷岗社区当天,邓伟根在办事大厅亲自通过发微博测试服务中心的无线网络,并表示希望能给老百姓提供无“微”不至的公共服务。另据悉,南海将完善网上审批服务大厅建设,力争今年底群众网上办事率达50%,2013年底则要达到80%。 7 j3 l: R4 b- D2 \0 w) H
4 o; |! j! T0 M0 a" G 另一方面,南海基层党建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做实社会建设。自5月出台《关于优化村(居)党组织设置的实施意见》,提出经联社年内全面建立党支部,条件成熟的经济社建立党支部,到如今全区基层经济组织基本实现党组织全覆盖。据了解,经联社全面建立党支部只是南海加强基层党建、构建党建新格局的一个缩影。“政经分离”后,南海270多个村(居)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部,另有17个设立了社区党委。村(居)党组织的全面升格,实际上为经联社、经济社等村(居)下属单位建立党支部埋下了“政策伏笔”,使党组织覆盖至最基层也就顺理成章。
" B7 m+ c5 Z- ] 8 y1 R8 X1 T: K, f# U( L( N
同时,培养大学生村(居)官是南海加强和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六大计划”之一。在基层组织建设年,除了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在优化组织设置以及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南海也有不少新举措。记者了解到,南海区将创建“全国大学生村(居)官南海体验基地”,这是目前全国筹建的第一个类似机构,将建成全国性的大学生村(居)官交流、体验平台。
+ ~( Y7 w4 b% p4 j* d) y
, w2 p1 F2 i' Y% N 深化改革 对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突破
, r& @6 d* P2 s & \# e# Y- D4 Q' W& v& X
“南海农村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推进,政府行政审批体制改革也坚定不移地进行。”邓伟根表示。去年1月11日,南海实施以“政经分离”为核心的农村体制改革,村改居后,村委会变成居委会,村主任变居委会主任,主要职责转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不兼任原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层成员,经联社主要负责经济工作,两者并行并列,之后农村矛盾大大减少,南海的改革模式在不同方面为广东乃至全国破解体制上的难题探路。
5 @# n, ?3 K3 U4 |' \ ' n$ n" B- X7 v! C
今年7月,南海区启动行政管理体制革新。“政府部门和镇街管什么,放什么,全部都要梳理清楚。”在改革动员大会上,南海区区长郑灿儒表示,南海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理顺政府职能,清理审批事项。记者了解到,2013年6月底前,南海将对区各职能部门(单位)、八个镇(街)及村(居)的所有职能和行政审批事项全部梳理清楚,即让其明确“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在此基础上,南海将制定政府部门需保留、取消、下放、转移的职能目录,以及行政审批管理事项目录;同时,将制定出台政府各部门需进行购买服务的目录。据透露,南海将清除一些不必要的审批事项,争取把审批事项压缩30%,并将全区行政审批事项的60%下放到镇(街),同时实现镇(街)80%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事项,可在村(居)办理。
1 i4 m" D3 g# o
9 w0 K) y9 U: t 记者了解到,8月24日,南海在狮山镇先行先试,进行行政管理制度的革新。狮山向社会组织转移部分政府职能启动仪式也于上周在狮山镇行政服务中心举行,该镇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性地授权狮山总商会承接政府职能事项共25项,提升社会的自我治理能力,为市民提供更“便民、贴心、高效、公平”的服务,这是南海政府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的一项创新和突破。
5 o- i" Y' M( J3 H/ j 融合资源 5 C$ ^2 Y. ]# D' b
! B1 V- U$ [! |5 g& T, j& i! l
社区服务中心 4 [6 O" A( L: j! V# G* t
8 ~4 m- }' U& g' r" u 承接政府职能 , s4 Q: U' C% i$ T0 y9 ~: G
& n1 c4 x, t7 h 而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南海模式中,不得不提南海融合四方资源提供星级社会服务的案例。早前,邓伟根建议,南海区社会工作部的各部门分类摸清服务群体的共同诉求,聘请专业团队就相关课题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并特别提出可探索用“家·南海”的概念,整合分散于各个部门的资源,突出南海特色,树立南海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的品牌。 & p2 D* Z" p. V* `( i
% x/ l7 ^% E& n
随着南海农村体制改革脚步的继续深化推进,桂城积极合并“四约”小社区,并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承接政府行政职能,最大限度解放党组织、自治组织和经济组织。于是,8月25日,新设立的虫雷岗社区挂牌。 6 V, `3 }4 ]8 c z
) O9 m C" t5 l# k% u 记者了解到,桂城街道撤销东约、南约、西约、北约社区居委会,合并设置虫雷岗社区在农村体制综合改革持续深化的今天,对桂城街道、乃至南海区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据介绍,虫雷岗社区管辖原东约、南约、西约和北约区域范围,总面积1.75平方公里,常住户籍人口约11000人。原有的“四约”社区行政服务中心则成为虫雷岗社区服务中心的4个服务站。而社区服务中心将承接街道办事处各职能部门延伸到社区的各项行政事务,虫雷岗社区的居民和企业可“一站式”办理诸如计划生育证申请、居住证、住院申请及药费报销、土地证等业务,“部分事项享受镇级行政服务中心同等权限”。
* E3 N4 A' E- V; N8 C, h( m. F! N
w, N+ X# e: k+ g' b+ d" d! H5 N 南海区委常委、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罗坚华表示,设立虫雷岗大社区目的就是要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让居民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农村社区整合是优化配置资源的需要,有利于探索农村管理体制的改革,减少政府对集体经济的干预,促进社区内部资源共享,更加利于集中政府资源完善公共服务,加快城市化进程。 8 |+ S% y$ x& N1 ]% L
d Y7 w0 \7 L( ?
据介绍,新成立的虫雷岗社区服务中心业务受理的范围比原有的社区行政服务中心范围更广,包括首次有工商、国土、建设等业务进驻,以及增加网上审批事项,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多周全的公共服务。虫雷岗新社区服务中心挂牌当天,就已经吸引了不少社区群众前来咨询、参观和交流,原来各社区的不少居民都把服务中心当成是“家”,与社工互动的场面真正实现了桂城“四约”的社区共融。
. \' s9 n& n( Z. ^) M# w
, X& i5 i. B4 r/ e$ ^8 z% [4 \7 |/ O# m! ?
: i- a$ x, a8 u$ ]5 f! t
: X! e) y3 u- G* J' m原文链接:http://news.hexun.com/2012-08-28/145205293.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