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31 14:36 编辑 , k _9 [; y; N8 z: F+ @; E
! L: p6 {+ i6 J/ [3 _( O1 }# `
02号 杭州地区:张敏华
+ ^$ u- A5 e, U7 t# p# L- B5 ~3 M0 M, o$ h1 g
本报讯 80后的年轻社工张敏华,在杭州下沙做社区主任的5年时间里,尽心尽力,开导感情受伤的外来打工妹,给社区外来人员解决个人婚姻问题,替人张罗婚礼……她让这个名叫“邻里社区”的地方,成为了新杭州人的娘家。
* {/ a% n! _0 X: O1 M( k
) v4 T7 I d, e2 K! O1 z- O8 x% C 为让每一个邻里人体面工作、安心生活,张敏华认为“社区工作的核心就是服务”,一切软硬件设施的建设,都是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的保障。. s# T- c, B1 x0 X
) \/ W# D( t: }. E
在走访时,大家普遍反映缺少生活、学习、娱乐的场地,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四处沟通和申请,这个外来人员聚集的小区,建起了50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800平方米的健身俱乐部及篮球场、社区卫生服务站、市民学校等服务场所,还引进了餐饮、小超市、通讯营业点等社区服务业,形成了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于一体的服务网络。居民足不出社区,就能够享受借阅图书、社区医疗、放心购物等各项服务。
! Z' t3 N) Y$ |0 c0 `% x, k" e+ `! e" T& p4 R z5 }
回顾成长的路程,张敏华感觉收获满满。有幸成为开拓者,开创了杭州市第一个外来人员居住社区,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有幸与社区共成长,尽管在社区前进的道路中曾经犹豫曾经迷惘,却在深入的思索和努力的坚持后,取得了更多的成绩。! G* x# ?9 F9 O- @+ s6 B
- o( |& O) d7 ?
看着邻里社区的兄弟姐妹,就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张敏华希望,将这十年来收获的美好,传递给更多的人。% }/ v& U; P) ]5 K+ d
9 [2 z1 O$ m& }- g, {+ F: c. Q2 u
本报通讯员 潘裕 本报记者 薛建国, @6 c* d% ^" D @- X' u
5 }. h5 s4 ^7 p
作者:薛建国 |